過去一年,山東重工各級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實現了集團主要經營指標再創新高的良好業績。
在這一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今日推出《旗幟·榜樣》第五期,對優秀共產黨員事跡進行展播,激勵廣大干部員工見賢思齊、對標奮進,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中沖鋒在前、再立新功。
徐章鋒
山東重工集團團委副書記
徐章鋒時刻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他從服務企業發展、服務青年成長出發,推動團員和青年工作再上新臺階,舉辦集團首屆“青馬工程”和團干部培訓班,全集團200余名團員青年骨干參加,集團榮獲全國新時代青年先鋒、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國家級榮譽9項、省部級9項。
他始終堅決貫徹集團黨委決策部署,工作嚴謹細致,不斷優化干部隊伍年齡和專業結構,年輕干部隊伍建設工作榮獲“優秀”評價,健全完善干部管理機制,提升選人用人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參與推動總部機構改革和重要子公司提級管理,加強干部監督管理,不斷提高組織工作質量,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劉杰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工程師
十五載深耕濰柴沃土,劉杰將“永爭第一”的信念寫在技術創新的長卷上。從初涉 WP7 開發時于空白處建章立制,到駐廠一線與工友共破裝配困局,他把市場的痛點變成技術的支點,讓規范的種子在實踐中生根。
寒區試驗的風雪里,他帶隊攻堅,讓 30 余種機型在極端環境中淬煉數據;產品認證的攻堅中,他用智慧打破 “不可能”的壁壘,讓中國智造贏得國際掌聲。
“優秀共產黨員”的榮光,是勛章更是起點。他深知,每一次突破都是新征程的序章,唯有以永不懈怠的銳氣永立潮頭,方能在中國制造的星辰大海中,為企業、為行業點亮更多創新之光。
卓偉
中國重汽集團
濟南成型廠鍛造一部鍛造工程師
以扳手為筆,以車間為卷,卓偉用十六載堅守,在鍛造生產線寫下共產黨員的擔當。
面對運行十余年的 KUKA 機器人維保難題,他啃下技術硬骨頭,自主修復減速器節省30余萬元,打破對外依賴;為高溫鍛件夾鉗“改頭換面”,新設計消除質量缺陷且成本降低九成,年創效約45萬元;推動水冷導軌國產化,成本降低 88%,更以激光測距系統筑牢生產安全線。
530余幅技改圖紙、24項重點創新、解決瓶頸100余項、551萬元效益背后,是他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信念。依托創新工作室傳幫帶,他讓技術之花綻放在更多崗位,以實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 這,正是新時代工匠的模樣。
周軍升
山重建機有限公司
采購管理制造第二黨支部組織委員
周軍升扎根采購一線,用雙肩擔起“紅鏈護航”的使命。
作為支部組織委員,他強根鑄魂,創新學習形式,是信念堅定的“領學者”。轉戰業務,他化身攻堅尖兵:在生產一線,他破解整備入庫瓶頸,優化工序,大幅提升效率與質量;在采購前沿,他星夜奔赴供應商處駐場蹲點,保障30噸散熱器提前交付,為海外市場贏得先機。更以精細管理優化供應鏈,提升供應商效率20%,縮短交期10%,用“系統+臺賬”精準調度,化解特殊訂單難題。他每日數百通電話溝通,每月十余天駐場堅守,調度訂單500余項,于無聲處保障生產動脈暢通。
周軍升以“黨務業務雙優”的實績,在平凡的崗位上淬煉成鋼,生動詮釋了“黨旗紅”引領“鏈上突圍”的時代擔當,是當之無愧的“紅色供應鏈守護者”。
楊建華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藝工匠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
楊建華深耕工藝研發沃土,以實干熔鑄匠魂,用廉潔淬煉擔當。
他堅信“黨建是生產力、競爭力、凝聚力”,著力鍛造“精藝匠領”紅色堡壘,將思想偉力化為行動自覺,不斷夯實信仰根基。他以創新為刃,率隊攻堅,顯著提升零件特性符合率,優化工藝實現降本增效百萬余元,破解技術瓶頸近百項,讓黨旗在科研一線高高飄揚。他以“重德、重勤、重廉”為綱,在團隊內部厚植清風正氣,組織廉潔主題活動覆蓋數千人次,團隊獲評“風清氣正標桿”,讓勤廉之風深入人心。
他用黨建鑄魂,用匠心突破,用清正立身,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干部“實干鑄就匠心,廉潔彰顯擔當”的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