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姿勢站立訓練護理健身訓練床
目前的認知評估及訓練主要依賴于訓練師的徒手訓練,訓練師勞動強度大且難以實現有針對性的、重復性的訓練;同時康復評估多為主觀評測,不能實時量化評測和反饋,結果不易于保存且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為方便體療師對患者進行康復性訓練,現有技術中出現了一種數字化智慧認知評估和訓系統,該系統是康復訓練技術與數字化系統技術的結合,主要通過使患者使用數字OT桌進行認知訓練,以神經可塑性原理為基礎的重復訓練,可以使患者綜合認知能力可塑性達到。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數字OT桌,為增加穩定性,一般采用固定式底座。設置了固定式底座的數字OT桌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不利于移動,而若要搬動,則費時費力,如此導致數字OT桌的便捷性降低,使用體驗降低。
因此,如何方便數字OT桌的移動,提高便捷性和用戶體驗,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選擇我院收治的186例不同疾病導致的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患者,入選標準為超聲檢查明確為下肢靜脈血栓,是否有肺栓塞病史,并且該病人在使用壓力波前應全部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按照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程度分為重度45例:超聲檢查顯示靜脈管腔增寬,血管腔內充滿絮狀均質低回聲,CDFI顯示靜脈腔內無血流信號,擠壓遠端仍未改善。中度83例:靜脈管腔增寬,血管腔內呈線樣改變或淤泥樣點狀低回聲。在部分阻塞處彩色多普勒(CDFI)顯示細束狀或充盈缺損血流信號,擠壓遠端有血流充盈改變。輕度58例:排除中重度后其余的表現。根據方法分為兩組,組93例,使用壓力波,男性45例,女性48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47.2±5.1)歲,臥床時間10~135d;腦卒中18例,下肢骨折54例,直腸癌12例,胃癌9例;對照組93例,未使用壓力波,男性43例,女性50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45.5±4.8)歲,臥床時間12~131d,腦卒中22例,下肢骨折49例,直腸癌15例,胃癌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臥床時間、致病原因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使用時,先將電動起立床呈平躺位,將患者躺于其上,在胸部和腿部各綁,將起立床緩慢升起,初次約升至30度左右,觀察患者是否適應此高度,擺正患者站立姿勢,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和血壓,若血壓下降或表情痛苦,便將起立床放平休息。在電動起立床上每天可站立2次,每次30分鐘,在患者適應此角度之后,可將起立床每次以5度的速度調整。在患者站立過程中必須有家屬在床旁陪伴,以防止患者跌倒。患者站床時間結束后,將電動起立床放平,不要急于讓患者下床,先讓患者在起立床上躺著休息10分鐘,防止患者體位性低血壓。
截癱患者恢復性電動直立床的說明
癱瘓病人由于體能減弱,癱瘓主動運動不足及肌張力異常而長期臥床,從而引起全身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和體位性低血壓等多種并發癥。起立床訓練可以幫助病人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維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應力負荷,是促進病人功能恢復的有效手段。
不同姿勢站立訓練護理健身訓練床